正是由于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人口迁移的不彻底性,导致数千万儿童或者与父母长期分离,无法接受来自亲情的完整教育。
农村教育的衰落,与农村社会的衰落同步,它是城市化的伴随物。
去城镇读书,分享城镇优质教育资源,已经成为众多农村孩子及其家张的普遍诉求。但目前还缺乏顺畅的渠道。
在城市化背景下,农村教育到底路向何方?希望何在?
拟将农村基础教育的主阵地由乡村逐步移至办学条件相对优越的城镇地区。
本书拟讨论的核心议题,即农村教育城镇化的可行性论证。
农村学校的大幅撤并还会导致乡村文化的断裂和乡土认同的迷失。
各地政府的布局调整动机事实上已经偏离初衷,他们并不是为了提高办学质量,为了乡村孩子的根本利益着想,而是为了减少教学点,减少教育投入,方便管理。
2012年国务院发出通知,对农村中小学撤并叫停。
义务教育的不均衡,从根本上说,是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均衡的体现。
二元化的经济体制是导致城乡教育发展失衡的根本原因,教育经费的总体不足是直接原因,教师资源配置不均是深层原因,市场化的竞争机制和家庭文化差异加剧了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
--------------看这本书,教育移民这十多年,一直在演变。城镇化带着教育集中。各方观点都有。不知道哪个对错。不过传统文化就是中庸派,反正两边不走极端,就是慢慢演变,结果也就相当于保守派了。革新派在中庸思想下,相对更难。
乡村小学越来越小,老师越来越老,学生越来越少。
空心村在增多;生源流失和村校衰退互为因果。
农村学校目前遇到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一是学生外流严重。主要是向以县城为主要目的地的城区学校流。二是教师队伍不稳。有经验的骨干教师留住难。
您所在的学校办学遇到的突出困难和问题是什么?回答最多的是:生源不断增加,校舍等教学资源不足,办学经费严重短缺。其次认为从乡下学校进入的学生比例增加,学生素质参差不齐。
教室紧缺,食宿资源更紧缺。但宿舍问题多由学生自行解决。不得不自行租房解决住宿问题。
一些民办学校以减免生活费,提供奖学金等方式吸收城区公办学校优秀生。当然,公办和民办学校竞争,学生是真正受益者。
乡村学生向县城流动,县城学校的学生向市里流,市里学生向省城流。
教育社会分层已经延伸到了基础教育领域,上什么样层次的中学,大体上就决定了将上什么样层次的大学,以致找到怎样一份职业。
各级城市重点学校,有一部分资源可能被社会的富有阶层,特权阶层子弟以非公平的方式所获取和利用着。或者说,城市优质教育资源的享用存在着贵族化的危险。
学生流动动机:追求升学率,谋求在下一层次的升学考试竞争中考出好成绩,考上好学校。应试教育的魔杖,是搅动学生城乡流动最强劲的内在驱动力。
城区中学优秀学生外流呈现加剧趋势,这些学生多数被更具竞争力的名校掐走了。
对乡村中学未来前景缺乏信心。
教育城镇化,学生忧心:学业赶不上,家庭负担重。家长担心,安全,费用,自制力。
乡下中学留下来的,基本上是那些兄弟姐妹较多的,家庭状况特别不好的,学生家长观念保守,能力较弱,不敢进城闯荡的。
大趋势:传统村落的衰落与城市社会的崛起。
19世纪的欧洲国家,较之工业的高速增长,农业的缓慢发展可以给人一种安全稳定,千年平衡的印象,与工业的狂热对照,农民的明哲适度似乎是永恒的:城市和工业吸引着所有的能量,但乡村始终哺育着恬静美满,安全永恒的田园牧歌式梦幻。即使是今天,在那些城市化水平已经很高的国家和地区,久居闹市的人们仍然对乡村的美好心往神驰。问题在于,乡土文明正在经受着现代都市文明狂风暴雨般的冲刷,秩序颠覆,美景不再。
社会阶层之间边界固定化,阶层之间的流动开始减少。
社会的断裂会表现在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许多层面。
产业空,青年人空,住房空,乡村干部空,这四大皆空是导致乡村凋敝和衰落的要因。
红白大事凑不齐办事的人手,现有适龄年轻人在村里找不到对象,后辈年轻人再不愿回村居住,那么,这个村庄也就不亡而待尽了。
乡村社会的变迁改变着农村教育的运行轨迹。
社会现代化是社会变迁的形式之一。
农村劳动力源源不断地涌向城市,紧随其后的是农村学生也源源不断地逃离乡村奔向城市,城乡教育的格局由此发生了或正在发生根本性逆转。
施本格勒:人类所有的伟大文化都是由城市产生的。
工业社会的整个教育制度都出现了国家化,集中化和规范化的趋势。
走向城市,走向主流文化场域。
工业化,城市化浪潮把宁静的乡村生活秩序冲得支离破碎的时候,他们为失去平静的秩序而茫然不知所措,又为五光十色充满希望的城市生活所诱惑。
思想较为保守的,身无长技久居乡下不曾外出闯荡的,家境比较贫寒的,以及超生超育子女较多的所谓传统的农民,一般希望学校继续办在家门口,孩子就近上学,力争以较低的成本完成孩子的学业。至于将来能否考上大学,跳出农门,他们考虑不了那么多。
民工流之后是学生流。
年轻人受到的教育程度越高,就越远离自己的故乡。对于故乡的生活,他一点儿也不感到有诗意。村庄的一切对他来说都是那样的陌生。他自己祖祖辈辈所创造的文明在他的眼里被看成是愚蠢的,原始的和毫无用处的。他自己所受的教育就是要使他与他的传统文化决裂。
我国目前的农村教育模式本来就是单一的城市化模式,表现为城乡学校课程,教材,高考试卷等的完全相同,且都以应试教育为目的,并为反映教学内容及培养目标到底为城为乡。
文化资本对后代影响的基本路线,是从父母拥有的文化资本的存量开始,然后步入一个良性循环过程,文化资本与经济资本一样凝聚着社会不平等,但比较而言,前者的传递作用更具隐蔽性。
家庭资本分为三种形式: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
教育的流动,有望导致社会职业与阶层的流动。
制度的惰性与保守性对一切内部改革形成一种强大的自我保护性的排斥。
高考的城乡差距,早在初中阶段就拉开了。2005年全国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4030万,按照毛入学率52.7%,应有至少3500万初中生要流向社会,其绝大部分是农村初中生。2008全国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4576万人,毛入学率升至74%。
中国教育的最大问题,就是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教育不均是表象,深层的原因却是社会结构的失衡问题。
学历社会与迟发展效果。发展起步越晚,学历就越是广泛地作为职业选择的手段,持有文凭的人越多,学校就更加注重考试而牺牲真正的教育。
每一级教育都不是完整的,都是为了下一个学业阶段做准备,而不是为了实际生活和工作做准备。但绝大多数人却很难进入更高阶段的学习。
理论和政策的设计与农村学生的理想追求不一致甚至相冲突,其实不独中国才有,发达国家也曾有过类似的经历。
白人中产阶级教师一般认为,教育应该尊重并照顾到黑人自己的文化。但黑人学生的父母则说,我的孩子知道怎样做一个黑人,你要教他们如何在白人世界中变得成功。
现代教育制度使年轻人疏远自己的家庭,轻视体力劳动,背弃农村,而农村却迫切需要有远大抱负,精力充沛和适应能力强的人。教育机构甚至培养不出足够的具有现代行业所需要的技术人才,相反,却造就了大量迷失方向的寄生虫和没有实际能力的达官贵人。
通过某种社会制度形式,将某些参加者排除或限制在某种社会关系之外,从而形成一些封闭性的地位群体,并在特权阶层内部确定严格的排他性等级秩序的行为,就可以视为社会排斥。
假设教育的主要功能是筛选。
差不多在所有的自然能力和大多数教育系统中,父母的身份状况明显地决定着其子女在学校里能够学的多好。所以,父母的身份状况可能影响到其子女的教育筛选,以及随后的职业分配和其子女最终的阶级及身份状况。
教育乃是寻求职业的途径,教育又是保持或改善个人社会地位的手段;教育还是一种最为重要的社会排斥手段。
家庭教育环境是影响儿童学业成就之最主要因素,而且儿童年级愈低,受环境因素影响愈大。
导致黑人学生学业成就不高的原因,主要的不是学校的物质条件,而是学校内的社会因素,包括学生家庭的社会经济背景及同学的社会经济背景等。
总的来说,将低收入阶层的子女送到中产阶层出身的子女占多数的学校,对前者有好处,对后者也构不成损害。
高中教育县城化的办学格局。
初中教育,它是基础教育的关键。初中教育质量的不均衡,是最大的教育不公。
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教育不公,是最大的社会不公。而教育不公的突出表现,正是存在已久相互隔离的城乡二元办学体系。
有助于农村人口平稳有序地向城镇流动。通过高考这条渠道实现部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已经成为城市化过程中人口迁移的一种模式。
在外县区,外地市有外人感。在本县城学校读书,有更多心理上的安全感。中国农民一向依乡恋土,重土难迁;喜欢安稳,不喜欢流动。即使向外流动,也喜欢乡里乡亲,结伴出行。
目前的农村初中早就收缩到了乡镇一级,但朝不保夕,难以为继。
就目前来看,城乡居民的身份差别,主要体现在教育,就业,住房,医疗,社保等几大民生项目领域的非平等待遇。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
政治家是以谋现实幸福为其目的,而教育家则是以人类的终极关怀为其追求了。
他们抱有一种幻想,守住乡村教育的阵地,也许就能守住乡村这个生活的家园。
刘铁芳认为,乡村教育之所以作为乡村教育,并不仅仅是因为其是作为教育的物理空间,更重要的是乡村作为乡村少年发展的精神场域。
学校的功能更多将乡村精英经由教育轨道纳入国家体系与城市生活之中,学校是乡村人才的输出机制。
乡村教育的衰落,根本在于乡村社会的衰落;而乡村社会的衰落,根本在于城市的繁荣与城市生活的巨大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