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3文学<红与黑>读书笔记

精华笔记

《红与黑》是法国文豪司汤达最著名的小说,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瑰宝,自出版以来引发一代又一代人的阐释。其中的爱情描写,既细腻动人,又充满争议;其中的政治描写,既惊心动魄,又不动声色。小说主人公于连更是一个极具典型性的人物,他究竟是一个拼命向上爬的精明小人,还是一个拥有崇高理想的新青年,这些都是长久以来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红与黑》描写的时代看似已经烟消云散,但于连又似乎永远在我们身边,甚至就是我们自己,像一个巨大的谜。

一、《红与黑》的故事发生背景是什么

简单来说,《红与黑》描写了男主人公于连两段失败的爱情。小说还有一个副标题:“一八三〇年纪事”,这说明,除了爱情之外,它还是一部历史风俗小说,展现了法国1830年代的历史面貌。

让我们来看看当时的法国社会。大革命爆发之后,革命与反革命、和平与暴力这两种力量仍在激烈交锋。1830年,七月革命爆发,复辟的波旁王朝倒台,路易·菲利普登上王位。这样,王权得以保留,旧贵族恢复了原有的权力,与政治自由派重新瓜分社会财富和政治权力;革命中被削弱的教会,也慢慢恢复了权威。

新的力量尚未站稳脚跟,旧的力量也未彻底退出舞台,社会的走向暧昧不明。这正是司汤达创作《红与黑》时的处境;主人公于连,就成长于这样的历史过渡时期。书名中的“红”,象征着大革命的激情和功业,“黑”则象征着一切陈腐势力的复辟。“红”与“黑”之间的幽暗地带,正是这个时代舞台的基色。在这里,于连试图实现个人梦想和价值,但遭到了无情的打击。他短暂一生的起起落落,不仅折射出时代的种种荒谬,更使他成为文学史上异常丰富的人物形象。

二、《红与黑》中,于连崇拜拿破仑的原因是什么?

十八世纪晚期,法国大革命爆发,国内政治陷入困境,在整个欧洲范围,法国也受到保守势力围剿。拿破仑此时迅速崛起,稳定了国内政局,也以其军事行动涤荡了欧洲王权。于连经常幻想着拿破仑的军事荣耀,渴望在那个伟大军队中建立功勋。拿破仑之所以能吸引于连这样的年轻人,一方面是因为拿破仑的军队有大量下层出生的少年,他们拥有出人头地的机会;另一方面,拿破仑身上体现出的强大的个人意志力,以及凭借一己之力将法国从困境中解放出来的那种人格魅力,也激励着拥有无限抱负的年轻人。

这种情结在当时的下层青年中具有普遍性,司汤达年轻时就曾追随拿破仑的军队进入意大利,打了胜仗,也开启了他生命中一段浪漫的意大利旅居生涯。某种程度上讲,《红与黑》中,于连对于拿破仑的感情,正是司汤达青年时代的精神憧憬的再现。

二、《红与黑》中,于连的两段爱情各自有何特点,又有何不同?

第一段爱情中,雷纳夫人除了美貌以外,更以其平和、虔诚的性格为人称道。但她也有另一面精神特质:内心高傲、隐隐地觉得家庭生活有许多匮乏。于连的自尊心、理解力、人道精神,都是她的生活中突然出现的极具新鲜感的因素。第二段爱情中,玛蒂尔德有真性情,早已厌倦了自家客厅里的烦闷生活。玛蒂尔德同于连一样具有英雄主义气质。当然,于连的梦想没有那么悠远,更加务实;而玛蒂尔德的梦想则是古代宫廷社会的庄彦和伟岸。玛蒂尔德看到了于连身上与其他贵族青年不同的地方,并因此喜欢上于连。

对雷纳夫人,于连爱的轰轰烈烈,爱得深沉,相互之间心灵上的交流和融洽程度,既美好又感人。他们在一起,无论过程和结局如何,都展现了真实的轰轰烈烈的爱情体验。而玛蒂尔德小姐的不切实际的幻想,对古代英雄的模仿,让于连觉得造作、生硬,常常瓦解了两人之间真实的情感交流。于连总觉得和她在一起缺少与雷纳夫人在一起时的那种“心灵上的满足”。于连不得不用理智说服自己,靠理智指挥着他去爱、去体验幸福。两段爱情体验的不同,也决定了于连在小说结尾时对两位女性的态度。

三、为什么说《红与黑》也是一部政治小说?

拿破仑败于滑铁卢战役之后,法国局部恢复了王权。到1830年7月,巴黎又爆发了新的革命,人民走上街头反对国王的统治,于是,开始了法国历史上的王政复辟时代。王权在形式上得以保留,旧贵族也部分恢复了原有的权力,甚至,那些新型的社会力量——也即所谓的政治自由派——也开始与旧贵族势力勾结,重新瓜分社会财富和政治权力。革命中被削弱的教会,也恢复了自己的权威形象,在革命后复杂的社会权力运作中,人们时常能看到各级教士的活跃的身影。这些都是司汤达创作《红与黑》时的现实处境。

在维里业小城中,雷纳市长与收容所所长华勒诺之间勾心斗角,两人背后又都有教会的不同派别的力量在支持着。在巴黎,拉摩尔侯爵一直培养于连,希望能为自己所用。于连参加完那个秘密会议,到外地送口信的途中,试图拦截他的密探就是会议上的某个大人物派出的。即使在于连的感情生活中,这种幽暗的政治力量也不时闪动着。书中对令人恐怖的政治环境有诸多暗示,但作家当年出于自我保护的原因,没有明确写出来,只以只言片语的形式散落在书中。不过,这种犹犹豫豫、断断续续地透露一些秘密信息的写法,与那个告密成风、黑色恐怖大行其道的社会气氛正相互吻合。

四、如何理解《红与黑》中于连在法庭上对社会的激烈批判?

于连的陈述中认为,自己的死代表上流社会对下层青年的恐惧和有意伤害。但仔细想一下未必如此简单。如果说于连渴望跻身上流社会,他不是已经做到了吗?他获得了财富,他得到大人物的赏识,他甚至当上了贵族。一个人没办法选择出身,但一个人可以选择发展道路。于连的出身固然属于下层,但他短短几年已经获得了在上流社会中发展自己的机会,也就是说,他已经改变了出身带来的不利,那我为什么还要最终拒绝上流社会的接纳呢?

于连在监狱中有一段独白:“我给自己规定的责任,不管是对还是错,好比一棵结实的大树,任它雨暴风狂,我也会有所依靠。我有过动摇,左晃右晃,因为我毕竟只是一个人……但我并未被刮走。”

简单点说,他并不在乎上流社会和贵族的生活,他不想与他周围的那些大人物那样活着,他们残暴地排除异己,他们四处告密,他们贪婪成性霸占一切资源,他们狼狈为奸不惜一切手段维护自己的统治,他们高谈阔论实则毫无思想……这些人物、这些力量,在上流社会和贵族生活的背后运行着、支撑着,这种力量不能被打破,于连就不想过他们那样的生活,尽管这生活按世俗标准是一种巨大的成功。

他觉得,他所获得的这一切,与他心中真正的“人”的生活和生命状态有巨大差异,如果不能达成那个真正的“人”的标准,哪怕获得再多的财富和再高的地位,都是无聊的生命。他最终选择死亡,既是拒绝同流合污,也是对那个真正的“人”的标准的最后一次拥抱。

书名:红与黑   作者:司汤达   主讲人:木文   主讲人简介:文学博士,现任教于上海某高校

主播:李欣    策划编 辑:周向荣    总编辑:徐苑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0-09-23文学<红与黑>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