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框架——激励

在我的概念里面,有一个不等式:智慧>知识>信息。

因为信息比较浅近和广泛;知识比较深远且系统;而智慧则是能够至上而下鸟瞰所学知识,并将之组合使用。那么,要想具备智慧,前提是先要获取知识。

我身处“知识大山”的山脚下,从下往上仰视,猜想:知识是和而不同,但是,一旦通往知识的顶端,它们又是相通的。否则,诺奖得主莫言,怎能写出《酒国》《丰乳肥臀》《生死疲劳》等等如此通透的文学巨著?把体系内外、士农工商、天道轮回,完美诠释。

再有,如罗振宇、吴军、王烁、施展老师们的作品中,无一不深度涵盖:历史、政治、社会、哲学、人性等方面的知识。他们是智者。

历史是不同的,但又总是押韵的;政治无非就是关于分配的问题,至于是获益还是悲剧,只是从哪头看而已;哲学这类形而上学,能够固本培元;社会是讲究分工和协作,那人与人相互协作之间,人性将会暴露无遗。

懂人就是懂人性,反之亦然。人性复杂无比,却又亘古不变。

上篇作业,我说过要搭建一个知识框架,而这个知识框架就是围绕人性展开。

首先说说自己对“人性”的理解。

人性:即人的本性。人在遇事过后,第一反应总想用最快速便捷的方式获取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答案,或者直接套用原来的经验。而这种根深蒂固的反应,本能的是为了节约大脑的带宽和耗能。这就是“人性”使然。

而这类不思而应的表现,在不轻易间就会影响你、我的判断。接下来我就从第一个常见“不思而应”的误判开始,搭建一个关于“人性”的知识框架。

一:激励

查理芒格曾说过,永远不要低估激励的作用,其重要性怎么强调也不过分。只要激励用得上,就不要用别的东西。

激励能留住人才,促进创新,能焕发整个人的活力,也能提升效率。

相反,惩罚会让人因为高压而反叛,恐惧而盲目服从,把精力放在避免被罚和蒙混过关上。

以上都是以外在动力,影响内在动力。接下来我讲一个故事来证明激励的效果。

话说美国有一位老先生,他家门口老是有一群熊孩子在玩闹叫骂。老先生忍不住了,有一天,他对这些熊孩子说:如果明天你们还过来叫骂,那么你们一人能得到一美元,孩子们一听,骂人还有钱拿,又惊讶又兴奋。等第二天,孩子们果然一大早就来到老先生门前大声叫骂,老先生也遵守约定,给了他们每人1美元,给他们说:明天如果再过来叫骂的,可以得到25美分。孩子们觉得25美分也不算少,于是,开开心心的也就答应了。第三天,孩子们又来了,老先生诚信的付完钱过后说:从今以后,你们再来,我就只给1美分。孩子们听完过后想:才给1美分?算了吧。从此以后,孩子们再也没有到这位老先生门前玩耍叫骂了。

这个故事让我们体会到:

物质奖励是控制别人的手段。

物质奖励非常有效。

物质奖励有局限性,有时候能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试想,把奖励分为大和小;物质和精神;现在和将来,一一对应不同追求的人士。那是多么厉害的一件武器。

富兰克林也说过:用利益而不是道理来说服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知识框架——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