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

作者:卢森堡博士

主要内容:

一、什么是非暴力沟通——爱的语言

二、是什么蒙蔽了爱

三、非暴力沟通的要素

四、倾听的力量

五、培养对自己的爱

六、愤怒与感激

一、什么是非暴力沟通--爱的语言

非暴力沟通, 也被称作“爱的语言”,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我们的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后来,作者发现了一种沟通方式,依照它来谈话和聆听,不再条件反射一般粗暴地对待他人和自己的感受和愿望,重塑我们对冲突的积极思维方式,打开爱和理解,增进人与人之间的联接,使得人们乐于互助。故称之为“非暴力沟通”。

我们难以避免来自周围的暴力言语,但是我们可以选择使用非暴力沟通不受伤害,促成双方理解。同时,我们也可以选择爱的言语取代像指责、嘲讽、否定、说教,随意评价等暴力言语。

非暴力沟通适用于各个层面的交流和各种环境,如家庭、学校、单位、谈判等。

它有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四者构成了非暴力沟通的重要模式。

二、暴力从哪儿来

暴力是因为某些语言和表达方式虽致力于满足某种愿望,却忽视人的感受和需要,最终导致彼此的疏远和伤害。

它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道德评判: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他就被看作是不道德的,我们生活中常见有这些评论:

如果有人开车横冲到我前面,那他就是“混蛋”“神经病”。

如果你想要多一些体贴,老公没满足,那他“冷漠得像个木头”。

如果对方更关心细节,他就是“有强迫症”,如果我更在乎细节,他就是“粗心大意”。

2、进行比较:比较也是评判的一种形式,我们生活中见过太多的比较,比如和明星比样貌给自己添堵,和闺蜜比男友让老公觉得很不可理喻,你自己也会很生气,恨不得把老公换掉,和邻居家孩子比成功让孩子讨厌你,你也恨不得引发心脏病,……数不清的“比较”蒙蔽了我们对人对己的爱。

3、回避责任:我们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动负有责任。可是,人们总在说“不得不”和“你让我”。

“不管你喜不喜欢,有些事你不得不做。”“你让我伤透了心。”显然,这种方式忽视了我们情感的内在根源,淡化了个人责任。这种心态会让我们把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后果都归为他人的原因,而没有意识到其实自己才是真正的主人。

而一旦意识不到我们是自己的主人,我们就成了危险人物。

4、强人所难:我们对别人的要求往往暗藏着威胁,这意味着如果不配合,他们就会受到惩罚。这是很多人常用的手段,比如父母就会威胁孩子:“你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老婆威胁老公:“你不把工资卡给我,咱俩就离婚。”这种方式极容易引发对方的不安全感,从而在心里形成阴影。

三、非暴力沟通的要素

1. 观察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说过“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是观察。即我们仔细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并清楚地说出观察结果。

我们习惯于对看到人及行为做出反应,给出评判和分析,例如某人迟到30分钟,我们通常不会直观地说他迟到半小时,而是直接说他总是迟到、没有时间观念。

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人们会倾向于听到批评,马上做出应激反应。双方关系会受到严重影响。

2. 表达感受

非暴力沟通的第二个要素:感受。要善于体会和表达感受,通过我们更清楚地表达感受,从而使沟通更为顺畅。同时要注意区分感受和想法。

沟通的时候讲出你的感受,而不是说出你的想法。

例如:我觉得我吉他弹得不好。

这是我评价自己吉他弹得不好,是自己的想法,而没有表达感受。

作为吉他手,我有些失落(郁闷、苦恼)。

这句则表达了认为自己吉他弹得不好时,我的心理感受。

3.  感受的根源--需要

感受根源于我们自身的需要,这是非暴力沟通的第三个要素。我们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导致了我们的感受。

听到不中听的话时,我们有四种选择:

①责备自己。例如,有人生气地说:“我从没见过你这么自私的人!”我们可能会自责:“哦,我没有考虑别人的感受,真是太自私了!”这会导致我们内疚、惭愧,甚至厌恶自己。

②指责他人。这时,我们也许会驳斥对方:“你没有权利这么说!我一直在乎你的感受。你才自私!”在争吵时,我们一般会感到恼怒。

③了解我们的感受和需要。这时,我们可能会发现我们有些伤心,因为我们看重信任和接纳。

④用心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这时,我们也许就会想“他伤心生气可能是因为他需要体贴和支持”。

对他人的批评实际上间接表达了我们尚未满足的需求。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反击。反之,如果我们直接说出需要,其他人就较有可能做出积极的回应。

4. 请求帮助

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是请求帮助。以什么样的方式提出请求容易得到积极的回应呢?我们要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

应该避免使用抽象的语言,而借助具体的描述来提出要求。

在发言时,如果我们把自己想要的回应讲的越清楚,就越有可能得到回应。

最后:

明白道理很简单,运用出来不容易,期待大家一起把《非暴力沟通》运用到生活和工作中,让我们沟通更高效,关系更融洽!

你可能感兴趣的:(《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