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洪

听先生之《产业思维与产业认识》之感悟

商学院第三次大课是《产业思维与产业认识》,主要内容是决定未来几年中国的产业态势和企业家和投资家必须建立的N个产业思维和产业认识。因为有前几次课的铺垫,这一次课听得更为亲切,听和君的课,如同和君推崇的文化是一样的,很亲切,似乎我一直停留在感悟阶段,突然有人把它体系化,文本化,有感触的点记录如下:

一、关于课前秀武钢养猪,鞍钢种土豆的思考

1、花无百日红,行没百年好。曾经无限风光的行业,仅仅十几年时间,就变成投资者人人避而远之的行业,上市公司中很多钢铁股是跌破净资产的,主要原因应该是公众认为钢铁企业将持续亏损,很难扭亏为盈。具体联系到个人的职业选择,一是要选择一个好的行业、合适的岗位,同样的岗位,不同的行业,收入与职业发展预期差别极大;二是世界变化极快,我们既要不断努力、持续学习,也要对宏观环境、行业环境、职业发展保持足够的敏感性。

2、问题的解决依赖于更高层次问题的解决。企业的命运,在更高一级的层面上,实际上是产业特点决定的。选择大于努力,如果对大势判断错误,进入一个衰退、产能过剩的行业,则再大的努力也是徒劳无功。同样,是否进入一个战略新兴型产业,就能保证我们一定成功呢?也不是这么简单的,进入的时间点犹为重要,如同买股票一样,再好的股票,买点也很重要。值得思考的案例:盛大集团在互联网上的布局,我觉得是非常超前的。2004年10月,盛大收购起点中文网,进入网络文学领域,此后,盛大文学又陆续收购红袖添香网、小说阅读网、榕树下、言情小说吧、潇湘书院等,在原创网络文学的市场占有率超过70%。同时,其旗下还有天方听书网、影视公司、游戏公司。从原创文学到听书、影视、游戏,整个IP运营产业链布局非常健全,而腾讯在2013年腾讯文学成立时才提出“泛娱乐战略”。盛大文学在2010年以前都是亏损的,应该说过早的布局这一领域,使得盛大多年一直处于亏损的状态,这应该是其最终被腾讯收购的重要原因之一。

3、对于武钢、鞍钢敢于积极做于转型的举措,个人觉得勇气可佳,但转型的方向是否合适值得深入探讨。

二、关于三股商业浪潮的思考

1、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将改变一切产业。移动互联网使得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紧密互联;大数据对用户的特征、用户行为数据进行了的记录与分析。传统行业面临着如何在互联网转型、O2O中胜出的竞争压力,如何使用互联网的手段、加深对用户的了解,如何让更多的用户了解、使用企业的产品,甚至面临于商业价值重塑。

2、创新主题的产业基金模式。企业自主创新面临着经营者观念、企业文化、机制体制、人力等各方便的限制,企业与基金相结合的模式是一种不错的模式。以实际工作中的经历为例,最近正在与各基金、券商联系,探讨产业基金的运作模式。公司即是央企的控股子公司,又隶属于移动互联网领域,行业内有不少的投资机会,公司也有不少的闲散资金,如果能用于并购整合,既有利于加快企业的业务发展,又能充分有效利用资金。但由于行业的特点及国企机制体制的限制,如何衡量被投企业的价值?复杂的审批流程与互联网快速响应的特点的矛盾?如何进行投后管理?由于互联网公司的高成长性与高风险并存的特点,如何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这些都是面临的很难解决的现实问题,所以我们也想到产业基金的模式,委托专业的基金管理,既能确保决策的合理性,响应速度上也更为快捷,再加上公司可以提供相应的营销渠道资源扶持被投企业,被投企业也可以与公司的业务发展形成协同发展效应。

3、全球化视野的企业,拓展全球化生存空间,重构产业分工体系。 “一带一路”与亚投行,从国家战略层面的“走出去”、“全球化”,与此相结合,企业不管大小也应该思考自身海外市场拓展的可行性。

三、关于企业家必须建立的N个产业思维和产业认识的思考

1、沿着人均GDP的变迁轨迹寻找产业机会、规避行业风险。沿着人均GDP的变迁轨迹,不仅可以看见企业的机会与风险,对个人的重要的决策,如职业方向的选择,个人买房、理财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2、沿着经济时差和产业转移的轨迹寻找产业机会。发达区域的昨天和今天,就是发展中区域的明天。一般的人在就业时,都喜欢选择知名的企业,我也不例外,但现在,我更看中的是企业所处的行业、企业的成长性。一般而言,规模特别大的企业,通常成长性也不高,同时,个人的发展空间也比较有限。

3、在行业选择上,可以重点参看国家五年规划中扶持的行业,以及国家明确为战略新兴型的行业。围绕这些行业求职、创业,由于行业处于快速成长期,人员供不应求,往往对个人意味着较多的机会。

你可能感兴趣的:(林海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