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札记

      也许我并不真正热爱读书,所以也就谈不上是什么忠实的读者;准确来讲,我只是选择读书甚至是被读书选择罢了。

读书札记_第1张图片
爱心阅览室

          每日想要自由读书,那都是在结束一日的教学工作之后,往往时间会被迫安排到十点。万籁俱寂的夜晚,温暖阑珊的灯光下,我喜欢打开书,跟着她,或大哭,或傻笑,享受她为我带来的一切免费的福祉,让束缚的心灵在自由的文字中飞扬,使生活的污浊接受书笺纯洁的洗礼。此刻的一切,幸福而美好;但不知为何,在这样的时候,也更容易突然浮现起曾经的读书经历,甚至为其中的酸甜苦辣,弄得泪流满面。

读书札记_第2张图片
红烛之夜,并不只为洞房。。。。。

        1985年,那是个农村人都喜欢挠虱子晒太阳的童年时代。父亲从集市上买来一把只有过节才能吃得上的面条,包装面条的报纸上印着阎妮的《致老鼠》,那是我看到的第一本算得上是有文字记载的“书籍”。在后来的很多个晚上,我都在煤油灯下陪着阎妮度过,还有父亲沾满泥垢却散着稻香的手指。

读书札记_第3张图片
一盏灯,三处光亮。。。。

        1995年,改革开放的浪潮将父母卷到了很长时间都联系不上的地方。我小学毕业,以学区语文第一的成绩考进了乡镇上的一所中学。学校的图书室很大,书也挺多,但借一本书需要两毛钱;所以那三年里我只进去过两次,一次是趁跛着脚的值班阿姨不注意,悄悄拿走了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那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另一次,是把它还回去。

读书札记_第4张图片
室很大,书挺多.

        2005年,我经受了“臭老九的恶名还没摆脱却还要考试上岗”的严峻考验,是一名小学语文老师,除了可以肆无忌惮地享用学校的图书资源,还有了属于自己的真正意义上的书柜,虽然每个月只能从六百多块的工资中勉强抽出十分之一来补充书源,但后来的这些年,却从未间断过。

读书札记_第5张图片
北京柏阳小学图书室

          2015年,人社部“事业单位合同制”全面铺开,我毅然决然地当着我的老师,但顾少强却辞职了,理由很简单:世界那么大,她想去看看;这绝对是中国历史上最任性的辞职信,没有之一。那段时间,余师刚出版了本旅行书——《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畅销得不得了。我买了,也读了,还哭了——我竟然已过“而立之年”了!

读书札记_第6张图片
身体与灵魂,哪个在路上?

        孔子说,人三十而立。可我凭何而立?我将立何又有何可立?梁漱溟先生《这个世界会好吗》的“序”中有一句话很经典:“人需要解决三大问题,首先是人和物,然后是人和人,最后解决人和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而我,在哪个问题阶段呢?从小读书求学到如今,不就都是在解决“让自己有立身之本的人与物之间的问题”吗?没有知识、学历、工作,没有票子、房子、车子,何谈三十而立?又怎敢三十而立?而今我却堂而皇之成为人父亦为人子,为人师亦为人夫,为人友亦为人敌,为人上级亦为人下级,人与人之间的问题,我又怎能不认真并辛苦地面对?当我拼命地向前奔跑,想解决好这些问题的时候,却依稀看见了生命终点的那一线,或远或近,时现时隐。这莫名的恐惧频繁来袭,辗转反侧,夜不能眠,原来我已经来到了人生的第三阶段,需要面对自己的内心,解决一个古老的问题——我为何而来?来干什么?又因何而去?去哪儿呢?

读书札记_第7张图片
如果生命的旅途就要结束。。。。。。

        去旅行吗?是的,世界这么大,应该去看看。可我没有时间,没有人民币,“说走就走的旅行”无异于是句戏言罢了。如果人的一生真如余师所说,或者旅行,或者读书,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那么,我只能选择读书。我看不到也改变不了外面的世界,那就救赎我自己!打开文字的天窗,或能窥见共和元年的真相,偶尔畅想五十年后的自己;在这个把健康卖给时间和压力的时代,读读《黄帝内经》,看看《罗马假日》,绝不能因为走得匆忙,而忘了当年出发时的自己;所以,当我打开书时,书也打开了我,让心灵去旅行,仅此而已。

读书札记_第8张图片
有些事,现在不做,就永远也做不了。

        朋友们,不必纠结,打开书吧!如果您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她,她也会坦诚待你。长天入夜,书香渐浓,也只有在这样静谧的时候,才能让那些偶尔在道德底线上左右摇摆的灵魂,唤回疲于奔命逐渐迷失的身躯,合为一体。是的,应该等等,顺便写点东西,为自己的生命留言。

                                                                                                              —— 于凯里.金地苑

                                                                                                            二0一七年三月十九日.凌晨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