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近取譬

《樊登讲论语—学而》

一百四十二、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孔子说:君子要广泛地学习人文经典,以礼来约束自己,就不会做出离经叛道之事。

一百四十三、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南子是卫国卫灵公的夫人,与其他男青年有过绯闻,所以孔子去见南子,子路非常不高兴。

孔子说,如果我做了什么不合适的,就让老天惩罚我。

一百四十四、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孔子说中庸是最高的德行,但是老百姓却很少接触了。

什么是中庸呢?

中庸既不是墙头草,也不是和稀泥,更不是60分万岁。

中庸是一种合适,合适到极致。

一百四十五、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子贡问孔子,如果一个人能够救济天下百姓,让大家过上好日子,这是不是仁呢?

孔子说:这比仁还要高,这是圣。连尧舜都做不到。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够做到推己及人,这是成为一个仁者的方法。

一百四十六、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孔子说他只是把前人的东西告诉大家,并没有创作新的东西,相信前人的东西,私下里把自己比作老彭。

一百四十七、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孔子认为有三件事难不倒他:默习和记住知识,学习起来永不满足,教别人的时候永远不累。

孔子为我们做出了终身学习的典范。

一百四十八、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孔子对自己担心的四件事:

不能让自己的道德修养不断提升;不愿意去讲学;不能去接近正确的事情;不能改正做错了的事情。

孔子担心自己不能对自己反思,不能客观和正确的看待自己。

一百四十九、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孔子退朝回到家后,是非常舒适、放松和整洁的状态,也不是很随便很放肆的。

如何可以知道一个人真实的生活状态?

不是看他在工作中的状态,也不是看他和同事、客户是如何打交道的,而是看他在家中的状态。

有的人工作时状态很好,与别人相处也不错,但回家后就是冲着家人、孩子发脾气,这时他真正的状态才显露出来,因为人不可能一直装着。

所以,不仅要重视在公司时的状态,也要和孔子一样,注意自己在家里的状态,舒适自然。

一百五十、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孔子在年轻时经常梦见周公。

现在孔子感叹自己老了,已经很久没有梦见周公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能近取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