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二十一章

道德经第二十一章

原文: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

道之为物,唯恍唯忽。

忽兮恍兮,其中有象。

恍兮忽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

译文:

大德的形态,是由道所决定的。

“道”这个东西,没有清楚的固定实体。

它是那样的恍恍惚惚啊,其中却有形象。

它是那样的恍恍惚惚啊,其中却有实物。

这精质是最真实的,这精质是可以信验的。

从古代当追溯到当今,它的名字永远不能废除,依据它,才能观察万物的初始。

我怎么才能知道万事万物开始的情况呢?是从“道”认识的。

    老子在本章的核心观点是“孔德之容,唯道是从”,在这章里,老子提出了一个“德”。

何谓“德”,那就得从理解道的角度出发。

从本书第一章起,老子就指出“道”是宇宙的本原。本章中,老子进一步发挥十四章关于“道”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的观点,明确地提出“道”由极其微妙的物质组成,虽然看不见,无形无象,但确实存在,万物都是由它产生的。在本章里,老子还提出“德”的内容是由“道”决定的,“道”的属性表现为“德”的观点,集中地描述了“道”的一些特点。

“道”是具有物质性的。因为老子说了“道之为物”,又说“道”中有物、有象、有精,这显然不属于观念性,而是属于物质性的东西。

老子所说的“道之为物,唯恍唯惚。”正是限于语言的局限,对道路的抽象意义无法描述。大道是恍恍惚惚、似有似无的。然而就是在这种恍惚之中却有一种形象存在着,那就是宇宙的大形象;在这种恍惚之中还有一种物质在流转,那就是大气在流动。这个大形象和大气在恍惚中存在着,它们是那样的幽暗深远,虽然无法寻到它们,但是其中却有一种极其精致微小的物质真实地存在着,而那正是事物的本质。这一本质已超过我们人类的认识范围了,但是我们能够感知到它们的存在,并依靠我们的意识来证实这一点。就好像地球自转,所以我们每天早上看到日出,傍晚看到日落一样,我们从这种宇宙的规律中取得了信息,从而感知到大道的存在对我们人类的影响。

我们今天来理解道,自然不能把它视为超越万物的存在,而且,道也是人人所熟知的东西,但人们所熟悉的只是它的实用性,而对道中演绎出来的一系列原理以及道作为万物规律的抽象道理,则很少有所注意。道理、途径、规律、原则等,是我们从老子道的思想中提炼来的说明用语,它们具有广泛的含义,但都不是先验的东西。道理作为一种价值功能的认识方法,自身没有实体也没有独立属性。

此外,关于道与德的关系问题,老子是这样认为的:“道”是无形的,它必须作用于物,透过物的媒介,而得以显现它的功能。这里,“道”之所显现于物的功能,老子把它称为“德”,“道”产生了万事万物,而且内在于万事万物,在一切事物中表现它的属性,也就是表现了它的“德”,在人生现实问题上,“道”体现为“德”。我们知道水在地上流动是随着地形的变化,不断变化着向下淌的。那么德就是唯道的命令而是从,它只跟随在道的左右,永不叛变。我们知道大道是无言无为的,所以大德的表现方式也是无言无为的。

与大道相融、相贯通,像道一样恍恍惚惚、幽暗深远。“德”对于我们而言,是品格,是德,也是成功者所必须确立的内在标准。大德与大道相互的交融,构建了道德体系的根本,从而反映正确的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老子认为,没有道德信念的灵魂自然就会成为邪恶侵扰的对象。

同时,我们在读这一章时,应当重点了解老子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即模糊思维。

要知道,老子毕竟生活在那遥远的、人类认知能力还十分有限的古代,在那个诸如卫星升空、飞船登月之类为令今人见惯不惊的事实都只会被视为神话、梦幻的时代,他偏偏企图超越现实的拘绊去思考天地的本根、宇宙的本源。他以自己的聪明悟出了、发现了这属于本质又本质的东西,并且给这东西取了“道”的名字。然后,他又试图将他的发现转述给更多的周围人,让大家和自己一样去分享把握这所谓“道”的快乐。

于是,他就开始借助人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种种事物或词语,比如“母”、牝”、“水”、“朴”、“婴儿”以及“一”、“大”、“柔”、“无”等,煞费苦心地来说明这“道”,希望人们能从他所揭示的种种物象和概念中去提炼综合,从而悟出那“无状之状,无象之象”的“道”的整体特征来。但他又不希望人们执着、拘泥在任何一个具体事物、一种具体现象上而机械地把“道”理解为此事物此现象,所以《道德经》开篇就提醒读者:“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而在本章中,他又再三以“恍兮惚兮”、“、“窈兮冥兮”等语强调之。

显而易见,老子在对这“道”的认识把握上,向我们揭示的正是一种为现代科学所津津乐道的“模糊”方法。

作为现代人,我们太习惯传统的、经典的数学和物理学的精确性和明晰性了,对于身边大量存在的模糊现象、模糊事例往往视而不见,对于我们每天都在运用着的模糊概念、模糊判断和模糊推理总是没有自觉,对于他人向我们提供的任何一种认识事物把握对象的模糊方法都心存疑问。我们把自己锁闭在人为制造的习惯的壳里了,一旦我们下定了决心破壳而出,就会欣然发现,那“恍兮惚兮”的模糊认识跟明晰认识一样,原本是我们所不可或缺的。譬如,婴儿对母亲的认知不依照外形尺寸和衣看来辨认母亲,高速公路上驾车疾驰的司机手中的方向盘并无精确的刻度,诗人从不用严格量化的语言和完整的三段式来表达意境,一幅“堆砌”着五颜六色的油画却能给人美的真谛,诸如此类,模糊认识可谓是比比皆是。

现代模糊理论告诉我们,在大自然的信息世界中,对许多事物和对象的客观属性、特征的认识,是很难用“非此即彼”的二元判断来描述的。事物本来就有模糊性与明晰性,不确定性和确定性,近似值与精确值,稳定性和变化性,两两对应,相互依存。“亦此亦彼”也是事物的一种常态,因此我们在生活中不可能时时处处都要求“非此即彼”。

模糊思维也是一种积极的思维。须知,从信息接收、思维分析和语言表达等一系列基本环节来看,人们认识活动的有效性、多样性和深刻性,不仅仅来自明白明晰、精确的认识形式和语言表达方式,相反,各种模糊思维形式和语言表达在人们社会交往活动和知识交流中,可以节约信息传递而使人们之间彼此迅速沟通,更具有广泛、优美和高效的特征。。

应该说,模糊思维则是同人类自身一样古老的思维方式。它们关于对象的认识是模糊、不清楚的,可它们能帮助人们简洁明了地从整体上把握对象,使理论具体化,使科学解释的逻辑过程大大简化,这对于激发科学家的思维创造力和直觉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它为今天我们认识模式识别、人工智能、信息检索和生物医学等提供新的思维方法,具有广泛的运用前景。

                                              2019-8-5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德经第二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