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七律》读书笔记(第一章)

在最美人间四月天的日子里,阿福童阅读榜样教师迎来了第八本共读书《教学七律》,这本书只有八章内容,只有薄薄的100多页的书,却感觉不太好懂,理论性特强,书中没有过多的教学例子。

这本书的作者是约翰.格里高利,是美国著名教育家,古典人文教育倡导者,他是伊利诺斯大学第一任校长。

在前言部分,我们能了解到作者如何把教学几率与古典方法论契合在一起。

1.连贯而超越时代的教学观。

2.适用于学生的天然特征。

3.材料的一体化/程序化。

4.教学标准。

              第一章    教学定律

教学有固有的规律,正如环绕行星的卫星运转或各样有机体的生长,也有其固有规律一样,教学过程要借助一些特定的力量。

脑力活动中存在确定的因果关系,就像物体的运动,一定有其因果关系一样脑力有其思想法则感觉法则和意志法则,而且这一法则是固定不变的,虽然他们是精神的产物,而不是物质的产物。

任何过程规律的发现,都会使了解这些规律,并能利用合议条件的人,有机会将过程至于他的掌管之下。掌握了教学规律的人,可以将知识传递到灵魂深处,将永恒的真理雕刻于人的心版之上。

比如那些教坛名师,他们就是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找到了教学规律,并能够灵活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让学生们能够在课堂上高效率学习,同时其他教师也可以借鉴利用。

教学是什么

对于一位从事教学的教师,我们要明白教学是什么?

从最简单的意义上讲,教学就是知识的交流,这种知识可以是事实,也可以是真理,可以是生命故事,也可以是艺术过程。

知识的传授可以通过言传,也可以通过身教,可以借助手势,也可以使用实物或事例。教学活动,本身本质总是指向同样的行为:知识的交流。

七大要素

如果对一个完整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我们会发现包含七个明显的要素:教师、学生、一种语言或媒介、一门课程或一个真理、教师的工作、学生的工作、用于确定完善,巩固已完成工作的复习行为。

教师是一个了解所需教导的课程和真理的人。作为一个20多年教龄的教师必须要了解熟知自己所教的课程,只有自己懂得了每节课的知识点和重难点,才能传授给学生更多的知识。

教师要透彻了解你想讲授的课程,对所教课程有充分的准备和清楚的理解。

学习者是一个带着兴趣来上特定课程的人。教师要保持学生对课程的注意力和兴趣,拒绝在没有人注意的情况下进行教学。

教师和学习者之间使用的语言媒介必须是两者都熟知的,从语言清晰生动的原则出发,使用学生和老师都明白的语言。

要学的课程必须可以按照学习者已知的知识来进行解释,未知的必须通过已知的来解释。具体到每节课的课程,老师大多是先进行复习旧的知识,然后再从已知知识导入新课再进行学习未知的知识。按照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顺序进行学习。

教学行为唤醒或使用了学生的心智,从而在其头脑中形成对概念或思想的求知欲。高效率的学习就是老师想方设法唤醒学生的智力发展,进而驱动内在的积极性,主动学习。

测试或对已完成教学的检验结束或巩固的过程,必须是对所教知识的重新回顾,重新思考,重新认识和重新创造,这是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

技巧和热情

真正的技能会激发热情,从而点燃,并且保持热情,反之,热情之火会因为失败的打击而被浇灭。

在与艺术相关的领域,来源于具体的热情,要比来源于生动感觉的热情产生更好的效果。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学七律》读书笔记(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