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十六章

道德经第十六章

    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夫物芸芸,各归其根。

归根日静,是谓复命。

复命日常,知常日明。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

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译文:

尽力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使生活清静坚守不变。

万物都一齐蓬勃生长,我从而考察其往复的道理。

那万物纷纷芸芸,各自返回它的本根。

返回到它的本根就叫做清静,清静就叫做复归于生命。

复归于生命就叫自然,认识了自然规律就叫做聪明。

不认识自然规律的轻妄举止,往往会出乱子和灾凶。

认识自然规律的人是无所不包的,无所不包就会坦然公正,公正就能周全,周全才能符合自然。

符合自然才能符合于“道”,符合于道才能长久,终身不会遭到危险。

万物皆有复生,人生仅此一程。逝者如滔滔江水,老子面对人生之短暂,慨叹千秋不语万古情。

本章里,老子是主要讲认识世界,当然也包括认识人生。但无论是认识人生哲理,还是认识客观世界,其基本态度是“致虚”、“清静”、“归根”和“复命”。老子特别强调致虚守静的功夫。老子主张人们应当用虚寂沉静的心境,去面对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在他看来,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都有其自身的规律,从生长到死亡、再生长到再死亡,生生不息,循环往复以至于无穷,都遵循着这个运动规律。

“致虚”:虚无是道的本体,但运用起来却是无穷无尽的。“致虚极”是要人们排除物欲的诱惑,回归到虚静的本性,这样才能认识“道”,而不是为争权夺利而忘了“道”。“致虚”必须“守静”,因为“虚”是本体,而“静”则在于运用。致虚守静中的致虚即是心智作用的消解,消解到没有一点心机和成见的地步。一个人运用心机会蔽塞明澈的心灵,固执成见会妨碍明晰认识,所以致虚是要消解心灵的蔽障和理清混乱的心智活动。致虚必守静。透过静的工夫能深蓄厚养,储藏能量。这是认识事物的一个基本点。

所谓“归根”、“复命”?“归根”就是要回归到一切存在的根源。根源之处,便是呈虚静的状态。而一切存在的本性,即是虚静的状况,还回到虚静的本性,就是“复命”的思想。老子复命的思想认为,人心原本清明透澈的,只因嗜欲的活动而受骚乱与蒙蔽。应舍弃智巧嗜欲的活动而复归于原本的清净透明的境地。

有了这样一个观察世界的角度,无论是采取修道者通过摈弃欲望和作为来达到“复命”,还是通过生命力的尽情宣泄而最后走向复命——都可以算是明达了,这就是老子所说“知常日明”。明,即明了、明达、明智、明白,都是通晓的意思。既然知道了物之生死的常情,当然就不必心存任何痴愚的幻想,完全可以按照自己所乐于接受的方式来选择自己活着时候的生活方式以及生命最后的结束方式。既然从生存到死亡是万物的常情,生命的本质如此,则明达的人自然会遵循着一种常情常理来安顿自己的生命过程。

精神一变天地宽。有了这样的认知,面对认识诸多烦恼困惑,我们也就能自然而然可以包容一切,也自然而然地摆脱掉了欲望的束缚。学会用一颗平静的心面对芸芸众生,生活便永远晴朗无比。直面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只有自己不在意,别人才能真正的认同。一个人如果能够把诅咒、恶语都放下,用大海一样的胸怀去宽容他人,生活中还有什么事情会让你失去笑容呢?快乐不快乐,就在你自己。平凡的生活也就处处充满着快乐。这恰好印证了牛顿的一句话:“愉快的生活是由愉快的思想造成的。”

我们还要唉声叹气吗?我们为什么不做个快乐的人呢?生活中有不顺、有烦恼、有压力,但只要你保持愉快的思想,你就会发现更多的快乐。英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哈密顿说:“欢乐就是健康,反之,忧郁就是病魔。”你选择哪一种呢?看世界的角度,决定了你的方向。

读到此好像感觉老子歌唱到:“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你今天充满阳光了吗?! 

                              2019-7-24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德经第十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