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

作者:〔加〕克里斯多福·孟

篇目:月晕现象

金句:

人一旦坠入情网,难免会有过高的期望,以致最后掉入幻灭的深渊。

恐惧和无知是造成所谓的“亲密关系失败”的两大原因。

情感是来自人类“爱与被爱”的基本需求。这个主要的动机就构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吸引磁场”。

幼时的需求便是构建梦中情人蓝图的骨架。

开始和维持一段亲密关系的背后的真正动机,其实在于需求。

孩童时期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我们心中所形成的看待外在世界的态度对我们的影响很大。

通往地狱之路,是用期望铺成的。

期望终究会转变成愤恨。

了解自己的期望以及背后的需求,是一种后天学来的技巧。

复述:

不管是大人和孩子,需求不被满足时的反应都是一样的。他们会觉得悲苦,受到不公平的对待,并决定再也不相信那个应该爱他们、照顾他们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所作所为,绝大部分都是为了让某些需求得到满足,我们追求和吸引别人来做我的伴侣,是因为我们需要人陪伴照顾、了解、支持、接受、赞赏、抚摸和相拥而眠……这是十分自然的,并没有什么不对,但如果我们相信,我们所需要的快乐,、安全感、自尊或其他的许多事物都要由别人来实现的话,这就成为一个大问题了,如果要求别人来满足我们的需要,这是我们孩童时代所做的事,孩童时代的两大主要需求就是归属感和确认自己的重要性。我们想要有重要性,有价值,有用、被赞赏、被接受的欲望,全都衍生自想当特别的人的需求,如果没有人觉得我们是不可或缺的,我们将被迫面对被全世界遗忘的难受感觉,于是我们带着所有的情感、幻想和无数被满足的需求,展开寻觅之旅,希望找到一个为了我可以抛弃全世界,而且永远把我们放在第一位的理想情人。

期望与要求可分为明说和暗示两种方式,暗示的方式应用十分广泛,主要原因有二:一、你希望伴侣满足你的需求,但你又不想表现出软弱且需求不满的样子;二、你幻想的理想情人会读心术,能够知道你的每个想法。

期望的目的是让需求得到满足,但在这同时必须会发生两件事:第一,我们感受到内心缺乏爱;二如果没有某人来满足我们的需求,我们就会觉得这个世界没有足够的爱,希望从他人身上得到爱,这会让我们的想法变得更牢不可破,没有人爱,世界就没有爱,世界上没有爱。

关联:

在亲密关系中,我们往往会实现设立一个自己幻想的世界,在潜意识中,我们会把准情人和梦中情人相比,因此,我们对伴侣的期望也会越高,当我们预先的幻想没有得到预期的结果时,我们往往会觉得孤单、不被重视,心情跌落谷底,更有可能会觉得这个世界缺乏关怀,、温暖和真情,从而感到绝望。这种感觉会是我们对自己的重要性感到怀疑,于是乎就出现了对另一半的怀疑、猜忌、甚至于试探。在这样的亲密关系互动中,最悲哀的是在“小小的我”得到满足之前,我们不愿意去爱我们的伴侣,紧抱着需求不肯放手,又不让自己去爱,就这样,我们把自己推向亲密关系的地狱。

应用:

期望会把接受和让人自由等充满爱意的感觉挡在门外。我们要明白,无论是用暗示还是明说的方式提出要求,我们真正需要的没有人能给,也没有人能让我们快乐。我们要求别人来爱我们,首先要确认自己的心中是否有足够的爱。

当你对亲密关系有不满时,先要问问自己“此时此刻,我希望从伴侣身上得到的是什么?”并试着学习放手和接受,如果能做到不把自己的需求强加在伴侣身上,就能找到自己内心真正需要的事物,把心中原本被需求占据的空间释放出来,就能感受到纯粹的爱,并让灵魂来引导我们的亲密关系!

你可能感兴趣的:(亲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