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失调

举个被动得知且已热过去的例子:关于吴某那啥之后依旧有“不离不弃”的狗皮脑残粉的事情。我不知道这个姓吴的他是谁,干什么的,干过什么能有这么大的流量,沦陷了还有那么多的二哈死磕。于是,百度了一下发现:他唱的歌没听过,拍的电影没看过,参加的秀也没听过,甚至照片和一堆托尼哥放一起我都分辨不出来。呀!这个“呀”包含很多感慨,有对姓吴的——这么牛逼,也有对自己的——这么土?

还是爱男神刘德华,不能把男神和姓吴的放一起,简直玷污了我男神!

有点跑题,所以言归正传:为什么姓吴的都被捉走了,还有那么多的粉丝激情表白,奋力洗刷,不顾不管冒死站队姓吴的?这里排除真正的脑子坏了的、不会思考的(无法指认),排除想靠这个走红的、有利益粘连的(包括顶吴姓男的和踩吴姓男的),留下两类人:一类是那些曾经支持、力顶姓吴的,当事发之后态度反转的、站出来就人论人的、扒出曾经自己的言论转发并解释的;另一类人是虽然知道吴姓男渣有罪,但是力挺只为了维持自己的“一直以来识人慧眼”和“坚定的立场”,(总而言之,留下的是那些得知此事之后心理发生变化的。其实吧,鬼知道他们心理发生了什么变化,但是我知道一定有这类人,心理学老师能解答,同时也证明心理学的一些观点确实是无法证实或者证伪的,因为你剖开人心也无法知道他想什么,好怕怕)。留下的这些人里,不管是改变自己看法的,还是不改变依旧极力为姓吴的辩解希望姓吴的能洗白白的,在他们的身上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认知失调。来,看看什么是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 (cognitive dissonance),是在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提出认知失调理论时才产生的。

认知失调理论,又叫失调减少(dissonance reduction)理论,顾名思义,说的就是当两种想法或信念(“认知”)在心理上不一致时,我们会感到一种紧张的状态(“失调”),为了减少这种不愉快的感受,我们会自发地调整自己的想法。

以上斜体字是不是没看懂?或者看了五遍终于有点明白了。正常,这些名词不是给普通人看的,普通人看例子,一个就明白了:

比如:明明知道不应该熬夜,但是又想在睡觉前耍会手机,这就会产生一种失调让你感到不舒服,为了减少这种失调,要么放下手机睡觉,要么就改变对熬夜的看法。这个失调不可能持续很久,你必须做出选择:改变想法或者改变行为,至于哪一个,取决于哪一个更容易。

划重点:认知失调主要用来解释态度与行为之间(行为的心理表征也是一种认知)不一致的情况。

什么时候认知不一致会产生失调?

我们还是从Festinger的经典认知失调实验说起——实验者让被试花一个小时做无聊的任务(比如用一只手旋转一个东西,每次旋转90度),之后请被试给另一个“被试”(其实是实验者扮演)介绍这个任务有多有趣,吸引其参与。为此,实验者给被试1美元或者20美元作为奖励。令人意外的是,当被试对这个无聊任务进行评价时,只收到1美元的被试比收到20美元的被试评价这个任务更有趣。

自己觉得这个任务很无聊,但是却要介绍给别人,态度和行为之间产生了失调。收到20美元被试合理化了他们的行为,他们是为了钱才做出这样的行为,于是没有了认知失调,他们仍然认为任务很无聊;而那些只收到1美元的被试无法合理化自己的行为,为什么会为了1美元出卖良心?于是认知失调带给他们紧张感,他们自发地改变了态度,因此对任务有了更高的评价。

这个反常识的实验,强有力地说明了认知失调的存在,这也是认知失调理论吸引人的原因之一。但其实,有很多不可缺少的因素促成了这个实验:

失调的行为是自己选择的——一开始读到这个实验,我以为实验者是要求被试去说服另一个“被试”参与。但其实,在这个实验中,实验者是动之以情地请被试帮个忙邀请另一个“被试”参与,所以被试做出“违心”的行为其实是自己选择的。如果被试是被要求去做而没有选择的空间,则不会出现认知失调改变对这个实验的态度的情况。

需要有足够的投入——被试在邀请另一个“被试”参与时,必须要在称赞任务有趣中有足够的投入,如果只是简单地说“请你来参加吧”,虽然也是违心的,却不会产生认知失调。

行为会产生不愿看到的后果——另一个“被试”被自己说服来参加这个无聊的实验,是被试本不愿看到的结果。如果被试仅仅只是向别人称赞这个实验而并不邀请其参加,或别人不为所动,也不会产生认知失调。

这种不愿看到的后果是可以预见的——如果被试只是向一个人称赞这个实验,没曾想那个人听到之后竟然马上就去参加这个实验了,这种没有预料到后果的情况,也不会产生认知失调。

你可能感兴趣的:(认知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