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十六章

道德经·第十六章

【作者】老子 【朝代】春秋时期

[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①;万物并作②,吾以观复③。夫物芸芸④,各复归其根。归根⑤曰静,静曰⑥复命⑦。复命曰常⑧,知常曰明⑨。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⑩,容乃公,公乃全⑾,全乃天⑿,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译文]

尽力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使生活清静坚守不变。万物都一齐蓬勃生长,我从而考察其往复的道理。那万物纷纷芸芸,各自返回它的本根。返回到它的本根就叫做清静,清静就叫做复归于生命。复归于生命就叫自然,认识了自然规律就叫做聪明,不认识自然规律的轻妄举止,往往会出乱子和灾凶。认识自然规律的人是无所不包的,无所不包就会坦然公正,公正就能周全,周全才能符合自然的“道”,符合自然的道才能长久,终身不会遭到危险。

【易解】

尽可能地使自己显得虚若无有,尽可能地保持清静,在事物波起云涌似的事态演变中,我们可以因此而观察它们的循环反复。事事物物虽然纷纭繁杂,但它们都可以归结于它们的根本。归结到根本它们就显示出始终如一的清静,这就叫做恢复到“本来”。

懂得恢复“本来”就叫做达成了生存的恒常,懂得达到生存的恒常就叫做有明于道。不懂得达成生存的恒常而胡作非为,就会充满凶险。懂得达成生存的恒常就能雍容裕如。能雍容裕如就能得到众人的拥戴,得到众人的拥戴就可以统摄全局,统摄全局就可以像天一样,像天一样就可以进而像道一样,可以永久存在,终身没有危险。

吾之初解:

这一章也是不大好讲的,是讲修道的。

虚和静都是形容人的心境是空明宁静状态,但由于外界的干扰、诱惑,人的私欲开始活动。因此心灵蔽塞不安,所以必须注意"致虚"和"守静",以期恢复心灵的清明。极、笃,意为极度、顶点。

佛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先做到“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的境界,再到“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的境界。

《道德经》第十六章 叶曼 述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王弼注:“言致虚,物之极笃,守静物之真正也。动作成长,以虚静观其反复,凡有起于虚,动起于静。故万物虽并动作,卒复归于虚静,是物之极笃也。”前面已经讲过很多关于虚和静的道理。致就是到达的意思,达到虚的极点,持守静的笃实,这时就可以看到万物一起生长,万物的生长之后最终还会归于虚静,完成生命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的循环,而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出物的本源来。这里诸位要注意,道家的虚不是佛家的空,因为虚中还包含恍惚的象,而佛家的空就是空,不会产生万物。

   这句话还可以理解为要达到最极点的虚,就必须真真实实地守静。“笃”指是笃实、诚恳地达到完全的纯一。万物都是从无处来。在父母生我之前,这个世界上并没有我,所以禅宗都要问一问“娘未生前的本来面目”,在出生之前我在哪里,死了以后我又在哪里,一切有都是从哪里来的?佛教认为世间一切都是心的显现。人能够看到的东西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没有一件东西是实实在在的。

     “守静笃”有两个方面:首先是处中和。我们常说自己动心了,所谓动心,就是为物质所引诱而变得宠辱若惊。守静笃的目的就是要避免这种宠辱若惊的情况,《中庸》把人喜怒哀乐未发之时叫做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其次是忘物我。我们的眼耳鼻舌身不停向外追逐,把心放在所追逐的名利权情上,于是就变得躁动不安了。所以我们先要让心处于虚空。古代一个禅师写了一首诗,说:“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缘无事可思量。”修行的人也说:“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起即觉,觉至即无。”一事都不放在心头,这样才是真正守静笃守到了极点。

     “万物并作”。“作”是生长、兴起的意思。物皆从道中生出,物中蓄含有道。物完成了一个生命循环之后,也将复归于大道。所以道虽不可知,但却能从万物的生长变化过程中去把捉它的存在。唐代寒山子写过一首诗:“急急忙忙苦追求,寒寒暖暖度春秋。朝朝暮暮迎佳绩,昏昏昧昧白了头。是是非非何日了,烦烦恼恼几时休。明明白白一条路,千千万万不肯休。”我们为名利权而苦苦追求,整天活得糊里糊涂,烦恼不已。为什么如此生活?生活的目标在哪里?这些一无所知。当知道一切的来源是“万物并作”,最后将回归到虚无,这时难道还不能领悟到静才是物的本真状态吗?复归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周易》讲天地自然运行变化的规律,“水火既济”之后便是“水火未济”,这说明了事物成了之后复归是不可避免的。这里又要回到第一章所讲“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在无中观察事物变化之妙,在有中观察事物变化的方向和终点。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

这一段里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一定要明确。第一组概念是“归根——静——复命——常——明”;第二组概念是“常——容——公——王——天——道——久”。可以看出老子的论证是一步步从具体到抽象,从形而下而至于形而上的。

    对于第一组概念,王弼注说:“各返其所始,归根则静,故曰静。静则复命,故曰复命也。复命则得性命之常,故曰常也。常之为物,不偏不彰,无皦昧之状,温凉之象,故曰知常曰明也。”归根就是前面所说的“复”,归根之后呈现出虚静的状态。虚静是物的原始状态,所以归根也就是复命。惟其复命才能守恒,惟其守恒才能够透彻。

    芸芸众生,各形各色,到最后各复归其根。物理学告诉我们,世间能量守恒,一个事物消亡的同时,另一个事物就产生了。而事物的终点和始点都是无,生之前是漫长而不可知的黑暗,死之后也是漫长而不可知的黑暗,生作为道的显现如此短暂,就像偶尔寄存于天地之间,走过这一段逆旅之后终归要返回原来的出处。所以庄子说:“生者寄也,死者归也”。人生在世,不管富可敌国还是穷无立锥之地,在死神面前是平等的。庄子的妻子死了,大家到他家去吊丧,他却鼓盆而歌,庆祝他的妻子返回“常”的状态。生是从根本上长出来,死是回到根本上去,这个过程是一个无声无息的过程。

    老子把生命消亡、向道复归的过程称为“复命”。这个“命”跟命运、命理不一样,是指返归于大道的必然性。万物无常,唯有返归于大道才能保持“常”的状态。《中庸》里头说“天命之为性”,什么叫“天命之为性”呢?就是自然赋予世间万物运转的规律。《易经"乾卦》讲“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观察自然变化之道来使我们的行为合乎常理。如果说“性”是形而上的,那么“命”就是形而下的。万物的本性是无,无的状态是虚静。所以归根复命就是返归于静。对于道家修行来说,“归根复命”是一个必要的过程。道家修炼主要是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化虚。从百日筑基、十月怀胎到三年哺乳,最主要就是守住精气神使之不外泄。把精收敛起来,“载营魄抱一”,守静笃至于纯一;气满则神笃,神笃则化实为虚,臻于婴儿之境。

    对于第二组概念,王弼注说:“无所不包通,则乃至于荡然公平也。荡然公平,则乃至于无所不周普也。无所不周普,则乃至于同乎天也。与天合德,体道大通,则乃至于穷极虚无也。穷极虚无,得道之常,则乃至于不穷极也。无之为物,水火不能害,金石不能残,用之于心,则虎兕无所投其爪角,兵戈无所容其锋刃,何危殆之有乎。”“常”不来不去,不生不灭,不苟不静,是事物的一种恒常状态。复归本根才能包容万物,保持恒常状态,如果不是这样就会胡作非为,导致凶险的后果。保持恒常状态才能有所包容,有所包容才能公平,公平才能统治天下,与天合德。与天合德就是合乎大道了,这样就能长久不变。

     “常”实在是一种极高的境界。我们常常说生灭无常、命运无常,因为那都不是我们自己所能把握的。但是从辩证的角度来看,当我们看到生灭时,自然也会想到这个生灭是必然的;当我们感叹命运莫测的时候,自然也会想到这种莫测才是常态。所以“生灭无常”“命运无常”实际上就是常。因为无常,人们才知道无常之常。我们说“无常”是在某个时空环境下去认识问题,“无常之常”是从超越“无常”的更广泛的时空下去认识的。比如说一个人三十岁的时候潦倒落魄,四十岁的时候大富大贵,这就是“无常”,但每个人必定要经历无常的命运,虽然表现形态千差万别,这就是“无常之常”。《坛经》中六祖常说:“何其自性本无来去。”又说:“何其自性能生万法。”自性就是“常”,就是本体。形而上的本体生出形而下的万法,万法成住坏灭,生老病死。了解这个道理以后就不会执著了。我们对于生活要有一种胸怀,用一点点的精神使它能够美一点,庄严一点,但是又不要以美和庄严作为目的,美和庄严始终都是要改变的,不喜不怒、不忧不惧,恬静随缘,这就是生活中“知常”的境界。

    “知常容”当你知道常这件事情你就能够大肚,可以容纳一切,无所不包了。那么你知常就知道没有一个东西没有生灭的,每样东西只要它生了,它将来都要没有的。没有一件事情没有聚散的。 七点半钟在这聚会了,到九点钟一点得散,不散的话我们都烦死了,那么我就累死了,所以说“天下无不散宴席”。所以《红楼梦》贾宝玉做的什么梦?做的是永远不散宴席的梦,不可能。没有几年的时间宝姐姐,黛妹妹全都死的死,离的离。这一切东西我们知道常我们就知道没有一件东西能够脱离成、逐坏灭,没有一件事情我们永远常聚不散。了解这个所以说对于芸芸的万物,我们不贪取,到头都是空的,不执著。我有这件东西看着很好,我绝不会为它拼命。所以玉塘和尚的诗“天下从来清两臂,世间何苦众连城”。所以为了争天下,两个胳膊都可以不要,岂止两个胳膊甚至连性命都能拼上。你看多少立法委员倒在立法院里。这个还不止是两个胳膊了,为这个还不是天下,只是一个权位。所以天下由来清两臂,我们世间何苦众连城。连城壁饿了当不了吃,渴了不能拿它当水喝,只是因为它稀少名贵,于是我们拼命争它。所以真正知道这个以后,你对于世间的万物看着花花绿绿,很好看,非常好,不但贪取,也不执著。这样你可以包容一切。

   我们看到这个东西很好,一幅画很好一个东西很好,我们说这个主人真是有非常好的欣赏。你不一定非得把它抢来给自己,所以天底下的事情你能够这样,你可以包容一切。你能够这么样的知常,你能够包容一切,是去我之的头一步。什么叫我之要不为我所有,所以我们八苦之一就是求不得苦,因为我们所有的我们永远不知道,不觉得可以很好。我们永远追求那个,我没有的东西,我们忙就忙这件事情。我们假设能够欣赏我已经有的,那多好。能够欣赏你有的,你是最富的人,你永远追求那个没有的人你是最穷的人。所以了解这个的话,这是去我之的头一步。

    “容乃公”你无所不包了,于是你就可以通达,就可以平平淡淡的。“则乃至于当然公平也”,心胸坦坦荡荡的,我包容一切。看这些东西跟那些东西平等,你有的跟我有的一样,你欣赏的我有欣赏,何必据为己有呢。“公乃王”,当你能够当然公平的时候于是你就可以无所不周遍了普及了。人都是为一己的私在他拼斗。所以我们哪天聚餐的时候人家提出来,说怎么叫“物无其不出于地也,不必藏诸己,利无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这是个什么,这是个大同世界,当我们真正容的话,我们不是为一己之私,我们不愿意把这个东西糟蹋,只是惜福惜物而已。我一生的精力我要跟小人一样,小人闲居为不善,怎么能够想到什么办法都可以,就是杀时间。可是我们假设说这一切“利无其不出于己也”,不必为自己,不是为自己。所以我们惜物我们出力都不是为自己的私来拼斗,这个叫“容乃公”,这样无所不包涵,你才能够成为大公无私。我们人人都成为这样,这就叫大同世界,这就是天下为公的道。所以说江海不则细流不能成其大。我们在外国华侨的唐人街,为什么不叫宋人街,名人街,为什么叫唐人街?因为唐朝的时候那是无所不包了。在唐朝的时候什么来都成,我们什么都包含。好比美国哪个是美国本地的住民,他原住民是谁?它完全是移民。假设美国有一天他说我不要移民,我只是打美国主义,美国就会衰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所以我们这些国家为什么打败了德国,打败了日本。德国所谓把所有的犹太人都驱逐了,美国把这些犹太的科学家都来了,都收过来了。像爱因斯坦这些人都变成美国人,它真正兼容并蓄它没有种族主义没有。这一些来了以后,这个因缘就埋伏在那了,造成原子弹的发明。当然我们说原子弹丢下去“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但是没有原子弹的话,第二次世界大战不知要打到哪一年。所以我们就想到唐朝我们华侨在外头都叫唐人街,因为大唐真是大唐,泱泱大国之都。美国现在也这样,也就是因为这样,都是容乃公,公乃王。只有公才能为万民的领导,假如说我就是日尔曼民族,像犹太人上帝的选民只有犹太人,你永远大不了。所以公才能够作为万民的领导的,你只要稍微偏私一点,你是为自己或者为你同乡,或者为你家族,无论你为谁,都会被其他的人唾弃了。别人说你是为他不是为我们,我们不要你了,这很简单。这样你所谓的公权利不可以伸张为什么?都是因为你有私,你有私哪里去找公权利。

   好比我们去新加坡看,那么小的地方,真是小的没法说。但是你一下飞机场,整个你就进入一个公园。多少人看到我们台湾大陆许多的现象,我真不愿意做中国人,但是到了新加坡中国人还居然能够作出这样的事情来,还能够把地方管理得这么好,中国人还有人才。李光耀他治国的理念,被西方特别是美国认为这个人太霸道了,李光耀说我们亚洲有我们亚洲的民主,我们亚洲作说的民主,你们不能抢着说只有你们的民主是民主。李光耀非常的大胆,为什么人们都听他的,选举都选他。我只告诉你们一件事情,李光耀的太太好的次到台湾来,从电视上从照片上看到,她永远是一串日本的洋珠,就这么一串。他们到过李光耀的家里,说他家里的摆设家居一套藤子的沙发,他没有为自己。他说我现在要修一条路,大家拆房子,没有一个人反对。我们台湾说我要拆房子了,先告诉亲戚朋友这边要修路,旁边赶紧买地,于是这条路不得了,于是你要收这个地要花很多钱。每一个当政的人要修一条路就有很多的亿万富翁发生。所以说之所以能够有公,公乃王你才能够做千千万万人领袖,千千万万的领导者因为你公,你只要私念一动就完了。于是王乃天,当你无所不周,无所不普遍的时候,“则乃至于同乎天也”,天无私富也,天不会说我这边盖,那边太讨厌了我不要盖。天从来没有说我遮盖你我有私心,偏向这个偏向那个没有。

   我们中国古时候,一直提倡王道,跟它相对的是霸道。所以人家问孔子孟子五霸齐怀晋文之事可得闻乎,齐桓公晋文公可不可以谈谈,这个不要谈,这都是霸,霸是以利服人叫霸,以德服人叫王。所以中国从古就说我们要以德服人,行王道不要行霸道。王者下面应万民之勤,千千万万的老百姓他要什么东西,然后上面适应所谓上天的自然之道。所以老子我们以后就要讲“天事自我名事,天听自我名听。”天在哪我们真是视而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所以天是法道的,道法自然。于是真正能够王乃天,你就跟天一样了,没有一点私服。这样我们天道是顺着老百姓,我们顺天就常,逆天就亡。你顺天就是顺应大家的情,大家的希望,大家的要求。假如说老百姓说这个官最好,我们给他放在冰箱里,老百姓说这个官最坏我们给他升官,这完全逆天行道,逆老百姓的情,这样不成的。于是说你能够顺着天,自然的人民所需要的,这样的话你才能够行王道,行王道你的德行你的所有普及的跟天一样。天乃道,与天合德,真正体会道自然大通,与天合德体道大通,则乃至于极虚无也。天在哪里,天高任鸟飞假设有阻碍,我们鸟也飞不了了,我们连飞机都坐不成。天之所以成为天,是因为它是到了极虚极无的地方。天的运行完全本于道,它也知道这个常的妙用。所以当你去了私心,完全一切为公了以后,自然你可以周遍,你可以含容。这样的话,于是没有一个地方不是道,没有一个事情不是道,否则的话就不合道。

   好比说现在南边的天有一个大的臭氧层破裂了,我们现在并不大知道警觉,连我们都在那破坏,你看看用的这个冷气。所以天已经破了一个洞了,所以天气全地球的天气都在那变化,都变得无常。假如越来越热的话,将来后患无穷。假如说北冰洋冰都化的话,我们什么都没有了,大洪水就来了。所以你真正知道的话,能够了解天假设破一个洞,不是说我只是在澳洲那个地方破,只管澳洲的,因为我们地球在不停的运转。谁都倒霉。所以知道这样的话,天乃道,道乃久,当你一直追,穷极到虚无,穷是尽头,尽到最极最极了到了虚无,于是你就得道,道之常。道的常是什么致虚极守静笃,则乃至于不穷极也,你永远都走不完。所以你要想要到虚极的话,唯一的方法就是守静到极笃的地步,你能够这样“没身不殆”。这一个道是亘古长存的,人能够达到这样的地步,你就跟道相容。你也就跟道同体了,所以你就自可以长久了,“没身不殆”。我们看底下的注“无之为物,水火不能害,金石不能残。用之于心则虎兕无所投其齿角,兵戈无所容其锋刃,何危殆之有乎。”所以他说当你无什么都没有,能够到这个地步,水也淹不到它,火也不能烧到它,金石敲敲打打,你能够把空打坏吗?不可以的。这样你把这一个无用在你的心上头,野兽都无所投其齿。老虎张嘴伤人,拿爪子伤人,得要有人,嘴里有东西咬才能咬,老虎不能咬虚空的。所以我们能够这样,它的犄角犀牛拿角来碰你,身体都会被穿的。这样的话“无所投其齿”,没法咬你。“兵戈无所容其锋刃”,兵器刀锋是最厉害的。我们把刀砍虚空,虚空我们砍得了什么,什么都砍不了。所以“兵戈无所容其锋刃,何危殆之有乎”。人假设能得这样的一个身,说实在我们还是会死的。假设有了传染病的话,我们还是照旧有,照旧会死。为什么?因为身体不会说是永远长存的。这个不殆是说你没有危险。

   我们形虽然死了,但是有一个不死的存在,这一个不死的存在,一切的圣贤所以能够身体死了。好比我们说真正了不起的,公元前六百年,世界上最聪明的四个人同时就在这几十年生主要,老子、孔子、释伽牟尼、苏格拉底。看看他们的年龄都是在这几十年,这几十年到现在我们研究东方文化离不开这三个人。我们研究西方文化大家都在研究研究苏格拉底,这些人他们死了很久了。而且他们在世的时候说实在都不是太有名,也不是太得意。苏格拉底是是赐他自杀的,孔子不停的在那周游列国,老子没办法只有骑着一匹青牛出函谷关。释伽牟尼还算好了,有弟子那么多,但是他多苦修行,他不跟人争名也不争利。所以他的房子是人家施舍的,他自己就这一身衣服,一个钵,所以别人抢他什么,没东西可抢。所以这样的话,都是因为他可以永远不死,我们到现在还在研究他们几个人,这就叫“没身不殆”。他“没身不殆”因为他知常。他知道有一个永远不死的东西,所以我一直劝人,争千秋莫争一时。你真是要争的话,争名立功争千秋万世之名,千秋万世之功,不要为鸡毛蒜皮的小东西打得头破血流。太小气了,所以我们常常说“太上立德,其次立言,其次立功。最了不起的人我立德像这些三圣,都是立功。它的东西我们有不赞成的,好比说讲到孔子讲到孟子的儒家,我们有不赞成的。但是它的大原则你推不倒它。道家我们笑话它什么恍兮惚兮,但是它多少的东西我们从这里看出我们这个民族,甚至于我们个人多少影子都在它里面。所以知道这个以后,我们就了解人生自古皆有死,你要争名的话“留取丹心照汗青”。谁都要死的,你再立什么德,立言立功还是得死。所以“没身不殆”至少我们活着自时候不会遇到危险。“没身不殆”就是我这一辈子没有危险,因为你不跟人家争。所以老子说“尚德若水”,至高无上的德像水一样,因为水永远处于人家不争的地。你没什么争,人们为什么要害你。所以这才真是身没而不会受到任何的凶残。

   这是第十六章,所以《道德经》我们常常许多人误会老子,认为老子他无为是消极,其实我们念念《道德经》它一点都不消极,积极得不得了。我们都认为它无为,实际上它无不为。问题他自己一直的提倡虚,提倡弱,提倡下,提倡这些东西,它永远不让自己显出来,不是用锋芒毕露的,所以我们说“木高于林,风必吹之”。一棵树如果在所有的树木中间你最高,一刮台风的时候它先倒。所以我们千万不要自己“烦恼皆因强出头”。你一强出头自然有人看你,你就不够没身不殆”。我们为什么恼这么多是非,是非之谓多开口。言多必失。所以我们了解这个以后,我们刚才说我们是是非非和日了,烦烦恼恼几时休。是是非非为什么来的,只为多开口,烦恼怎么来的,烦恼皆因强出头。所以我们少开口,不要强出头,假设名过于实的时候,毁谤就跟随而来了。我们了解这个就欣赏到老子所说的“致虚极,守静笃”。万物芸芸没有问题,我们看着花花世界很好,所有的花花世界每一个人能够领风骚不过数十年。不可能一个人他永远在那,他自己名声永远高,不可能的。了解个数十年以后你要什么,所以我们真正有心要留名的话,当然千万不可以流芳百世我要遗臭万年,这个臭糟糕极了。你说尧舜未必说他们海到那样,皇帝不是说能干到那样,但是天下的善都归了尧舜,天下的能对归了黄帝。黄帝又是指南车,又做衣裳,连他的太太都那么有名。他真有这么能吗?因为他太有名了,我们就把所有的东西都给了黄帝。尧舜太好了,没有说禹尧舜之所以能够这样,所有天下的善天下的第一孝就是大顺,这些东西好的都归他了,杰跟纣呢?天下的恶都归了他了。所以说遗臭万年当然也不容易,臭味还得远播,还得播得很久。我们也没有那种办法,弄得大家都很臭谁都讨厌你。

   所以我们即使要立功,即使要立名,求千世的功,求万年的名。所以我跟诸位说过你们假设坐三峡的船,你们去看看都江堰,李冰父母二千多年前他们现在供的庙还在那。没有李冰父子不会有四川的天府之国,就是因为都江堰一修,修了以后又防水旱又利农田,所以这两父子一直到现在去看了,你再看他们怎么样当年把这一个长江怎么能够把它变成这么大的灾害,怎么能够让它变成这么大的利,真要留名留这个名,立功要立这个功,否则小小的事没有兴趣。至少要把自己看穿,就是一切无常。这样的话归根复命,复命曰常,什么叫常就是万物都要归根。这样才能回到原来,原来怎么样?本来就致虚极,能够达到虚极要达到虚极唯一的办法解决守静笃。

   所以老子要虚要静说实在我们念佛也好,我们打坐也好,为的是什么?为的是致虚极守静笃。所以这些东西都是先要把这个向外奔驰的心收回来。所以孟子根本说“学问之道无托,求其放行而。”六根向外奔驰,把这些心收回来,当你把这个心收回来,做学问是他,修道是他,你想要名心渐性也是他。所以今天十六章诸位就记住这六个字,所有中间的真正的中心思想,就是致虚极,怎么达到虚极就是“守静笃”。

   是天道之常。所以修行的人应该守着这个,所以第十六章几乎谈的是修行。治国的呢?也是要按照这个,因为老子提倡无为,提倡弱,提倡不言之教,这些他说治国的君都应该按照这个。这一章就是说我们有知道常的智慧以后,在高最上的也有非常笨的人,所以我们把他分出来,上智下愚。这个差别非常大,虽然差别非常大,但是也就是因为老子所说的上智跟下愚才是稳定社会的力量。

[注释]

①致虚极,守静笃:虚和静都是形容人的心境是空明宁静状态,但由于外界的干扰、诱惑,人的私欲开始活动。因此心灵蔽塞不安,所以必须注意"致虚"和"守静",以期恢复心灵的清明。极、笃,意为极度、顶点。

②作:生长、发展、活动。

③复:循环往复。

④芸芸:茂盛、纷杂、繁多。

⑤归根:根指道,归根即复归于道。

⑥静曰:一本作"是谓"。

⑦复命:复归本性,重新孕育新的生命。

⑧常:指万物运动变化的永恒规律,即守常不变的规则。

⑨明:明白、了解。

⑩容:宽容、包容。

⑾全:周到、周遍。

⑿天:指自然的天,或为自然界的代称。

[延伸阅读1]王弼《道德经注》

致虚极,守静笃。

言致虚物之极,笃守静物之真正也。

万物并作,

动作生长。

吾以观复。

以虚静观其反复。凡有起於虚,动起於静,故万物虽并动作,卒复归於虚静,是物之极笃也。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各反其所始也。

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

归根则静,故曰静。静则复命,故曰复命也。复命则得性命之常,故曰常也。

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常之为物,不偏不彰,无皦昧之状,温凉之象,故曰知常曰明也。唯此复乃能包通万物,无所不容。失此以往,则邪入乎分,则物离其分,故曰不知常,则妄作凶也。

知常容,

无所不包通也。

容乃公,

无所不包通,则乃至于荡然公平也。

公乃王,

荡然公平,则乃至于无所不周普也。

王乃天,

无所不周普,则乃至于同乎天也。

天乃道,

与天合德,体道大通,则乃至于极虚无也。

道乃久,

穷极虚无,得道之常,则乃至于不有极也。

没身不殆。

无之为物,水火不能害,金石不能残。用之於心,则虎兕无所投其齿角,兵戈无所容其锋刃,何危殆之有乎?

[延伸阅读2]苏辙《老子解》

致虛極,守靜篤。

致虛不極,則有未亡也。守靜不篤,則動未亡也。丘山雖去,而微塵未盡,未為極與篤也。蓋致虛存虛,猶未離有,守靜存靜,猶陷於動,而況其他乎?不極不篤,而責虛靜之用,難矣。

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

極虛篤靜以觀萬物之變,然後不為變之所亂。知凡作之未有不復者也,苟吾方且與萬物皆作,則不足以知之矣。

夫物芸芸,各歸其根。

萬物皆作於性,皆復於性,譬如華葉之生於根而歸於根,濤瀾之生於水而歸於水耳。

歸根日靜,

苟未能自復於性,雖止動息念以求靜,非靜也。故惟歸根,然後為靜。

靜曰復命,

命者,性之妙也。性猶可言,至於命則不可言矣。《易》曰:窮理盡性以至於命。聖人之學道,必始於窮理,中於盡性,終於復命。仁義禮樂,聖人之所以接物也,而仁義禮樂之用,必有所以然者。不知其所以然,徇其名而為之,世俗之士也。知其所以然而後行之,君子也。此之謂窮理。雖然盡心以窮理而後得之,不求則不得也。事物日構於前,必求而後能應,則其為力也勞,而為功也少。聖人外不為物所蔽,其性湛然,不勉而中,不思而得,物至而能應,此之謂盡性。雖然,此吾性也,猶有物我之辨焉,則幾於妄矣。君之命日命,天之命曰命,以性接物,而不知其為我,是以寄之命也。此之謂復命。

復命日常,

方其作也,雖天地山河之大,未有不變壞。不常者惟復於性,而後湛然常存矣。

知常日明。

不以復性為明,則皆世俗之智,雖自謂明,而非明也。

不知常,妄作凶。

不知復性,則綠物而動,無作而非凶,雖得於一時,而失之遠矣。

知常容,

方迷於妄,則自是而非,彼物皆吾敵,吾何以容之?苟知其皆妄,則雖仇-憐,猶將哀而憐之,夫何所不容哉?

容乃公,

無所不容,則彼我之情盡,而尚誰私乎?

公乃王,

無所不公,則天下將往而歸之矣。

王乃天,

無所不懷雖天何以加之。

天乃道,

天猶有形,至於道則極矣,然而雖道外不能復進於此矣。

道乃久,沒身不殆。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德经·第十六章)